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
记忆缺乏目的性
在上学前阶段,儿童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。他们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,只有对形象鲜明的对象、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情才能记住。年幼的儿童很难将记忆作为有目的的活动,只有在5、6岁的时候才开始有意识的能力发展起来。进入小学后,受教育的影响,儿童的有意识记忆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。
记忆不精确
儿童记忆的精确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。年幼的儿童在记忆方面表现出不精确的特点,包括记忆不完整、相互混淆、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。例如,幼儿听了一个故事,可能只记住其中一个感兴趣的细节,而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,或者将不同故事的情节混在一起。另外,儿童的记忆也容易受到臆想的影响,导致记忆不精确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。
记得少,忘得快
儿童的记忆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。1岁左右的儿童只能记住妈妈、亲人等少数事物,随后才能逐渐认识周围的事物。他们的记忆保持时间很短暂,例如与亲人分开一个月后再相见,可能已经不认识了。幼儿园的孩子在一堂课上可以学会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,但很快就会忘记。
记忆方法呆板
相比成人的记忆方式,儿童的记忆方法更加呆板。成人通常通过对事物的理解,找出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,屏弃非主要部分,进行有意义的识记。而儿童由于受到知识和经验的限制,往往只能进行表面的机械识记。例如,成人和儿童同时遇到一个初次见面的人,成人可能会记住这个人的相貌特征,而儿童可能只会记住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表面特征。然而,学前儿童并不完全没有意义识记的能力,对于他们能理解的事物,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。
儿童记忆的发展过程
0-2岁:感性记忆的建立
0-2岁的儿童主要依靠感官来建立记忆。他们对于形象鲜明、引起兴趣的事物有较好的记忆能力。例如,婴儿可以通过妈妈的声音和面孔来识别妈妈。在这个阶段,儿童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,缺乏目的性。
3-6岁:意识记忆的发展
3-6岁的儿童开始发展意识记忆。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记住一些事物,并且可以运用简单的记忆方法,如重复大人说的话来记住某件事情。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于形象鲜明、引起兴趣的事物有较好的记忆能力,但对于抽象概念和抽象事物的记忆仍然较为困难。
7-12岁:记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
7-12岁的儿童进入小学后,在教育的影响下,记忆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。他们开始能够有意识地记住更多的事物,并且可以运用更复杂的记忆方法。在这个阶段,儿童的记忆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也逐渐扩大和延长。
13岁及以上:抽象思维的发展
13岁及以上的儿童进入青春期,他们的记忆能力进一步发展,并且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特点。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和抽象事物,并且能够运用更高级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记忆效果。
培养儿童的记忆能力
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材料
为了培养儿童的记忆能力,教育者应该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材料。这些材料应该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相关,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。例如,通过故事、游戏、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教授知识,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记住学习内容。
运用多种记忆方法
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运用多种记忆方法来帮助儿童提高记忆能力。例如,可以通过重复、联想、编码等方法来帮助儿童记忆。同时,教育者还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,避免给儿童过高的记忆要求。
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
注意力和集中力是记忆的重要前提,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来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。例如,可以通过游戏、绘画、音乐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。
提供适当的复习和巩固
复习和巩固对于记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非常重要。教育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复习和巩固活动,帮助儿童巩固已学知识,并且及时发现和纠正记忆错误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