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
一、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
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,因此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。在家庭生活中,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按时作息、保持卫生、遵守交通规则等。只有家长自己做到了,才能够有效地影响孩子。
二、及时鼓励和表扬
家长在教育孩子时,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。表扬和鼓励可以采用多种形式,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奖励,还可以是微笑、点头、脸上的表情等。这些肯定的表达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了认可,从而激发他们更好地表现。
三、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
有限选择的方法对于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。家长可以将孩子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定为规则,然后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。例如,家长可以让孩子选择是看书还是画画,而不是让孩子面对漫无边际的选择。这样一来,无论孩子选择什么,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,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。
四、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
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意见,不要认为自己说的都是权威的话。家长也是有缺点的,也会犯错。当家长说错话或者做错事时,应该勇于承认,并尊重孩子的意见。家长的角色更应该是知心的朋友,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人物。
五、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
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。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的惩罚,同时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,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。例如,如果孩子的课堂常规不好,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静静地坐10分钟,练习集中注意力。然后家长和孩子进行交流,及时肯定孩子的表现,并要求孩子在上课时都要集中注意力听讲。
六、家长要加强引导
家长要多讲规则的用处,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,一定的规则能够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。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,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后果,引起孩子对执行规则的正视。规则意识的养成需要时间和耐心,没有统一的是非界限。家长应该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、统一、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,从而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,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。
七、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
有时孩子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,但仍会时常违规。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做事方面缺乏方法和规律,导致动作慢、不得要领。家长可以教孩子做事的方法,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。通过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,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,帮助孩子更好地执行规则。
暂无评论内容